|
|正文 |
時間:2023年08月29日 |
2023年8月29日,《保險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鄉村振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上正式發布。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保險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相關要求,鄉村振興專委會將《藍皮書》編撰工作列入2023年度重點工作之一,旨在全面梳理2021至2022年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情況,總結經驗做法,挖掘特色亮點,引導行業不斷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能力。
在編撰過程中,保險業協會負責課題的統籌組織和內容審核,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平安產險、中華財險、紫金保險、陽光農險、國元農險、中原農險、國壽壽險、人保健康、國壽資產等12家鄉村振興專委會成員單位深入參與編寫?!端{皮書》高度重視數據基礎,從總體情況、產品創新、模式應用、農業保險服務體系、保障三大主糧生產、定點幫扶等多角度,梳理分析了150余家保險公司2021-2022年的相關數據,保證內容的完整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藍皮書》分五部分內容,從提高行業政治站位,持續提升保險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保險產品保障作用,創新保險服務模式等角度,對2021至2022年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相關情況進行“全景式”分析,并就下一步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提出路徑建議。
在提升服務能力方面,《藍皮書》從優化保險服務體系、強化保險科技賦能、拓寬風險減量服務、深化保險資金運用等四個方面,介紹保險業不斷夯實服務基礎情況;保險機構有效提升縣域機構網點覆蓋率,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保險業已建立三農營銷服務部9646個,三農保險服務站50642個,三農保險服務點363485個;保險機構積極在農業防災救災方面上投入資源,據統計,2021年投入防災減損資金5.21億元,2022年增加到6.65億元。
在保險產品供給方面,《藍皮書》從保障農業生產、保障農民人身、保障農村財險、保障關鍵領域等角度進行闡述,據統計,2022年,服務農業生產方面的保險產品增至11791個,提供3.13萬億元各類風險保障,合計賠付842.29億元,切實發揮了保險業助力鄉村振興中的托底保障功能。
在保險幫扶模式方面,《藍皮書》主要介紹定點幫扶、防范返貧保模式、鄉村振興保模式、共同體模式、“保險+”模式等情況。保險業通過黨建幫扶、產業幫扶、消費幫扶、志智幫扶等形式,切實落實定點幫扶有關工作要求;據統計,2021-2022年期間,保險業直接捐贈幫扶資金超4億元(2021年1.91億元、2022年2.20億元)、選派掛職干部(含第一書記)6033人次(2021年2940名、2022年3093名),全力服務支持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端{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共計有28家保險機構與多地政府部門聯合開辦“防返貧?!睒I務,其中2021年防范返貧業務覆蓋452.64萬人次,支付賠款10.26億元;2022年防范返貧業務已覆蓋584.51萬人次,支付賠款17.22億元,切實為臨貧易貧人群兜底了返貧風險。2021至2022年,保險業全面升級“保險+”模式,繼續發揮“保險+期貨”“保險+信貸”“保險+碳匯”“保險+公益”“政銀企戶?!钡榷嘀黧w協同模式作用,充分聚合各金融主體市場優勢和政府資源優勢;其中,“保險+期貨”模式已成為我國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的有益補充,2021年“保險+期貨”為278.96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417.53億元,支付賠款10.41億元;2022年,為263.55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934.99億元,支付賠款25.42億元。
《藍皮書》提出,保險業作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脫貧攻堅階段以其獨特屬性在保障農業生產、保障產業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和防范返貧等領域發揮了突出作用;在全面服務推進鄉村振興階段,保險業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服務大局意識,緊盯目標要求,凝聚行業力量,發揮保險優勢,自覺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與助力者。需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要求,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提升保險服務質效,增強保險保障能力,優化保險服務模式,繼續在服務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展現保險力量。